在贵州龙里县谷脚镇,有一个长达10多里的刺梨沟,这里不但青山连绵,绿草青青,土质肥沃,还长满了一种蔷薇科的落叶灌木——刺梨。每年5月,当刺梨花盛开的时候,整个刺梨沟一片花海,漫山遍野,一望无际,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刺梨花的长廊。
刺梨沟横跨龙里县3个乡镇,西起醒狮镇鸡场村,中心在谷脚镇茶香村,东至那旁乡十字路,全长连绵10多里。由于特殊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刺梨成为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除了野生的外,刺梨沟的村民家家种刺梨,所种面积达到20余亩,野生的和种植的刺梨加在一起几乎覆盖了整个刺梨沟。
每年花季,刺梨沟就披上一件粉色的羽衣化作一片花的海洋。密密匝匝的粉色花点纷杂在片片绿色间“招蜂引蝶”。两傍铺满松林、杉木林的青山与青冈林交互辉映,整个世界一片苍翠的绿。炊烟袅袅的农家小屋星罗其中,又为这位衣着鲜丽的“佳人”平添了几分贵气。
到了8-9月,刺梨开始挂果,不到1米高的刺梨灌木上,挂满了一个个金色的果实。太阳出来,整个绵延数十里的刺梨沟,流金溢彩,好似金浪滔滔的海洋。此时的刺梨沟又宛若一名衣着雍容的少妇,秋日里的天高云淡又恰好似为她点上略带成熟妩媚的妆容,相得益彰。
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文先果、送春归,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它是生长在南方山区的田边、地头、山脚和坝沿的一种野生植物,恐龙同时代诞生,用浑身的刺保护着自己。刺梨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刺梨的外形可用一个谜语来形象概括,“一个金罐罐,装着小米饭,不吃小米饭,要吃金罐罐。”刺梨浑身都是宝。刺梨叶、刺梨根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用原料,已作为贵州民族药列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5版)中。
刺梨果实营养丰富,被誉为营养库,刺梨中富含的维生素C和SOD等营养素含量超过了所有已知水果和蔬菜,被誉为维生素C大王,其维生素C是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高含量的SOD也以其明确的抗衰老活性受到化妆品、食品和制药业的追捧。刺梨还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对降低血糖、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很好的作用,对糖尿病的预防、抑制、康复有明显疗效。刺梨还含有其他维生素,含有铁、锰、锌、硒的成分均高于其他水果。故而,人们称刺梨为三王水果。刺梨沟的刺梨因个大,品种优良,味道鲜美,其价值更胜一筹。目前,龙里刺梨沟已成为“中国刺梨之乡”及“贵州刺梨良种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