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盘县盘关镇天富刺梨园区,满山遍野的刺梨长势喜人,将山野点缀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是该园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释放“绿色红利”的结果。目前,该园区已投资8100万元,种植刺梨3.1万亩,覆盖8个村3498户9446人,其中贫困户423户842人,创造就业岗位300个,带动人均年增收3940元,稳定脱贫257户685人。
“园区建设之前,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深,农业产业单一,发展滞后。为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山地林业,引进贵农5号和7号刺梨,利用刺梨食药两用、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生物特性,大力发展刺梨产业,绿化了上万亩山头,有效治理石漠化1200余亩,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盘关镇贾西村村主任何大成告诉笔者。据了解,园区种植的贵农5号、7号刺梨,每株产量可达5至10公斤,盛果期每年每亩能产鲜果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5000元。
刺梨产业的发展不仅将当地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还让村民的收入翻了番。村民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天富刺梨园区,自己在园区务工,既照顾了家庭,还能赚到钱。村民陈正起将自家的3亩土地入股园区,每年可保底分红1200元,平时在园区务工和在周边村寨做泥水工,总收入可达3万多元,他说这比在家种包谷强多了。
随着产业脱贫工作的推进,刺梨在盘县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现已建成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黔洲实业有限公司刺梨加工厂2个,设计年加工鲜果18.6万吨。盘县宏财聚农投资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年加工刺梨鲜果30万吨的系列产品加工厂1个,形成一条完整的刺梨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为全县刺梨经济增添动力。盘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利益连接机制,推动刺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景观价值最大化。
截止目前,盘县刺梨种植达52万亩,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覆盖农户19.3万户59.8万人,其中贫困户2.3万户6.1万人。刺梨产业布局以沪昆高速和水盘高速沿线及英柏线、英大线接212省道大山至刘官段为骨架,以红果城区为节点,形成“八条线一城区”布局,深入推进农旅一体化,致力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